“嗓子干痒得厉害”“持续流鼻涕,原本以为是普通感冒,检测后才发现自己‘阳’了。” 近期,不少人反映,自己再次感染新冠。
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比发现,相较于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“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”,本轮监测首次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.1变异株的两个新亚分支——KP.2和KP.3纳入监测范围。
数据显示,根据采样日期,近4周JN.1及其亚分支(包括JN.1.7、KP.2、KP.3、JN.1.18、LB.1及其亚分支以及JN.1其他进化分支)占比分别为60.6%、58.3%、55.2%、56.1%,XDV及其亚分支占比分别为38.8%、40.4%、43.6%、43.4%。其中KP.2和KP.3的占比紧随JN.1之后。
据国家疾控局消息,KP.2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JN.1变异株的第三代亚分支,也是JN.1变异株中具有较强传播优势的一个亚分支,国内于3月11日首次从广东本土病例中监测到KP.2变异株。
现有研究表明,KP.2变异株在S蛋白中有2个新增变异位点,这表明该变异株具有更强的传播力。不过,由于KP.2仍然是JN.1变异株的一个亚分支,其传播优势与JN.1的其他亚分支相比不会有显著提升。
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、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卢洪洲介绍,2023年9月,我国首次检测到新冠病毒Omicron JN.1变异株。
与BA.2.86变异株相比,这种新变异株在S蛋白上仅有一个位点突变(L455S),随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。到2024年2月,新冠病毒JN.1突变株占所有变异株的70%以上。
现有研究表明,这两种突变株与JN.1相比,其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加,具有取代JN.1成为主要流行毒株的潜力。
不过,目前的数据也显示,感染KP.2和KP.3以后的症状同样以喉咙痛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、发烧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,普通民众不必过度担忧。
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表示:“尽管KP.2、KP.3变异株表现出较高的传播能力,但其致病性并未显著增强。与先前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相似,KP.2、KP.3变异株感染后的症状相对较轻,多数感染者无需住院治疗即可康复。”
赵雷在临床观察中发现,大多数成年患者的症状较轻,但老年患者的症状则更为明显。
“老年人群、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,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。如必须前往公共场所,务必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并保持手部卫生。如出现发热、咳嗽、乏力等典型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”
相关链接
新冠并不“怕”热,此次高峰由多种因素促成
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,8月14日,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、医院感染办公室主任梁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气温或紫外线强度对新冠病毒的传播影响是有限的。“新冠症状与流感相似,不少人会将两者建立联系。实际上它不像流感那样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期,而是呈现出阶段性流行。”
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研究《环境温度对新冠肺炎传播速率的影响》表明,环境温度升高与新冠病毒传播速率降低存在显著关联,但两者关系存在一定滞后效应,且不起决定性作用。公众应更加注重增加社交距离、佩戴口罩等主动防控措施的落实。
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,但仍需做好防范
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工作组成员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程真顺介绍,新冠病毒感染通常为自限性疾病,年轻、身体健康且症状较轻的个体可以暂时观察对症处理,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。
“但是,需要强调的是,新冠病毒会让一些患有基础病的患者已有病情恶化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此次死亡病例均为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。因此,儿童、有基础病的老人等高风险人群仍应引起重视。如出现高热持续不退、疑似肺炎等症状时,建议遵循医嘱,权衡利弊后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,积极进行治疗。”程真顺说。
鉴于病毒持续变异,加之个体免疫力随时间自然下降,遵循疾控中心发布的《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问答》,适时补种疫苗对未接种者或接种时间较长者尤为重要。新冠病毒正趋向于与人类长期共存,定期接种疫苗以维持免疫水平,对于老年人、儿童及高危人群而言,尤为关键。
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、鼻塞、咽痛,特别是伴有发热时,应警惕可能的新冠感染。若周围多人出现相似症状,更需提高警觉。在家中进行初步自我检测后,若症状严重,如持续高热,应及时就医,进行核酸检测。
从预防角度来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。高风险群体,如基础疾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者和孕妇,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区域。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通风,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。
此外,您还可以使用臣工医用空气消毒净化器
臣工医用空气消毒净化设备,可在人机共存的状态下,99%高效消杀空气中的细菌、病毒等有害微生物,保障人们呼吸健康和安全,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。空气消毒净化配合功能使得整体空间环境更科学、更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