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力实现“2030年前碳达峰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”的目标,是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,也是推动中国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。暖通行业作为能源转型的重点行业之一,在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也发生了许多改变。臣工医用特地为大家梳理了2023年暖通行业各地最新政策,一起蓄势待发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多地执行400万以下项目
无需公开招标
《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(2020年版)》 ,要求“政府采购货物或服务项目,单项采购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,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。此后,各大城市陆续制定了公开招标的项目金额基准。截止2023年2月,共有17省市区(江苏、浙江、山东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、河南、北京、安徽、陕西、上海、山西、天津、黑龙江、内蒙古、青海、海南)明确400万以下项目不用公开招标。此外,福建、湖南、重庆、贵州、西藏等14个省市区,也陆续将公开招标的项目金额基准设定在200万元或300万元。
河北: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
因地制宜推广地源、空气源热泵等技术
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《河北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的通知。提到: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。在既有公共建筑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和光热系统;因地制宜推广地源、空气源热泵等技术。鼓励张家口、承德、保定和邢台等市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高地。到2025年,新建公共机构建筑、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%,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%。
上海: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
推广装配式建筑
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《上海市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工作方案》的通知,提出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。严格落实绿色建造技术有关要求,推进节约型工地建设,推广装配式建筑。全面推行绿色建筑设计、施工、运行管理标准,本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及以上标准建设,国家机关办公建筑、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5000平方米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,超高层建筑和“五大新城”内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。
陕西:推广热泵技术满足建筑采暖
和生活热水需求
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《陕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提出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改造。全面推动绿色机关建设,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,减少化石能源使用。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。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,提高建筑用能管理智能化水平。推动数据中心运维绿色化。推广利用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生物质能等能源和热泵技术,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,完善政府机关绿色采购目录,带头采购绿色低碳产品。
贵州:到2025年新建建筑
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
近日,从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,贵州要以工业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为引领,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,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,到2027年星级建筑比例进一步提高。据介绍,贵州省要以智能信息化、建筑工业化、产业链条化等为主要抓手,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,培育一批研发能力强、产业规模大和综合优势突出的建筑龙头企业。
北京:鼓励绿色建筑发展
超低能耗建筑拟最高奖励600万元
近日,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公开征求《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奖励资金示范项目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(征求意见稿)》意见的公告。细则表明对于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项目,每平方米奖励不超过20元,单个示范项目市级奖励资金总额不超过改造投入的30%;超低能耗建筑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20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600万元;AA级以上装配式建筑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12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;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且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项目,或取得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,按照实施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不超过60元的市级奖励资金,单个示范项目最高奖励不超过600万元。
重庆:2025年实现新增热泵供热(制冷)
面积30万平方米
重庆市公布《重庆市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着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。推动公共机构用能以电力替代煤、油、气等化石能源,提高办公、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。有序推动公共机构煤炭减量,做好煤炭需求替代,到2025年实现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2%以下。因地制宜推广利用太阳能、地热、生物质等能源和热泵技术,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,到2025年实现新增热泵供热(制冷)面积达30万平方米。
国务院: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。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,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。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标准,实现资源绿色、高效再利用。建立健全碳达峰、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,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、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。建立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标准体系。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,推广绿色生活方式。